萬山:“雙減”之下 勞動教育顯成效
萬山區(qū)各學校貫徹落實國家“雙減”政策,將充滿趣味的勞動課程融入到學校教育當中,讓孩子們在勞動中接受教育。
在銅仁市第二十九小學,同學們正在老師的帶領(lǐng)下鋤地、施肥。自“雙減”工作開展以來,銅仁市第二十九小學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(fā)展需求,切實加強勞動教育,在校園里建起了“知行農(nóng)場”。在這里,孩子們可以見證瓜果蔬菜的生長過程,親手體驗種植蔬菜的辛苦和收獲果實的快樂。
“我們學習到了平時課文里學習不到的一些知識,也讓我們明白了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’的道理。” “我知道了許多農(nóng)作物的生長過程,體驗到了農(nóng)民伯伯的辛苦,知道了糧食來之不易。”“我還知道施肥的時候不能撒在它的根部,這樣會傷害到它的。”剛剛上完勞動課的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感受。
據(jù)銅仁市第二十九小學勞動教育負責老師王樹瓊介紹,學校建設知行農(nóng)場勞動教育基地,主要是為了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,讓孩子們體驗農(nóng)耕文化,提升孩子們的自學、自理能力,達到勞動育人的目的。
教育部制定的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將勞動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,以勞動項目為載體,以孩子經(jīng)歷體驗勞動過程為基本要求,有目的、有計劃地組織孩子參加日常生活勞動、生產(chǎn)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等,培養(yǎng)學生的勞動素養(yǎng)。
銅仁天立學校則以“從身邊事做起”,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。老師帶領(lǐng)學生們清除校園雜草,組織學生幫廚,體驗食堂工作,讓同學們在勞動中感受到各種職業(yè)的辛苦與不易。
“體驗這個勞動之前我覺得它非常的平凡,但是體驗完過后發(fā)現(xiàn),它雖然平凡但是實際上特別有意義,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,也更加懂得了珍惜勞動成果。” 學生譚語瞳感觸頗深。
據(jù)了解,銅仁天立學校2021年就出臺了《自修課程》,組織編寫了一至六年級系列勞動教育大綱,開展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,其中包括衛(wèi)生清理、學會自理、衣物洗滌、種植養(yǎng)護、加工食品等等。
“通過體驗勞動課程,讓孩子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。” 銅仁天立學校小學部校長蘇麗告訴記者,下一步,銅仁市天立學校將結(jié)合國家的勞動課程標準,進一步優(yōu)化自修課程大綱,讓孩子們學習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。
隨著“雙減”政策落地落實,勞動教育迅速普及到了萬山各學校的課堂,充實了學生的校園生活。從“課本”到“生活”,讓學生的身心在勞動中得到錘煉,實現(xiàn)了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融通共進。(王美 潘妍宇)
責任編輯:陳虹
網(wǎng)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