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最“家”服務隊,讓“微心愿”有“大滿足”
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工作開展以來,萬山區(qū)魚塘鄉(xiāng)槐花村在志愿隊伍組建、志愿隊伍培育、志愿隊活動開展等方面下功夫,多措舉打造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讓全村煥發(fā)出強大內生動力。
圍繞“誰來干”組隊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隊伍組建好才能真正打通聯系群眾、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。槐花村按照“網格管理、全員參與、共同創(chuàng)建”的原則,廣泛動員,整合村級人才力量,在村干部、致富帶頭人、黨員、網格員、村賢人士、離退休職工、道德模范等人群中挖掘、培育志愿者力量,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結合村民生產生活實際,分類組隊,編入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政策宣講、群眾文化、移風易俗等6支常備志愿者服務隊伍。重點圍繞政策普惠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文化富民積極拓展工作內容,推動村級志愿服務隊伍多點覆蓋、服務精細。目前,槐花村共注冊志愿者200名,35歲以下人員占比超50%。
圍繞“怎么培”發(fā)力。一是圍繞“為什么干”培育。槐花村以打造“槐鄉(xiāng)人民,脫貧致富”品牌項目為引領,以特惠性項目、普惠性項目為常態(tài),以互惠性項目為補充,致力于打造“接地氣、多功能”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,重點圍繞培養(yǎng)一批集“宣傳員、輔導員、講解員”為一體的高素質講解員志愿服務隊伍,把最精干的力量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。二是圍繞“干什么”來培育。以志愿隊伍服務內容,采用“知識輸入+能力評估+志愿服務”模式,提升志愿者素質和工作能力。三是是圍繞“怎么干”培育。聚焦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,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與鄉(xiāng)村文明行動深度融合。實踐站內每個實踐隊配備一名專業(yè)人員管理,讓專管員在文明實踐站及文明實踐隊中發(fā)揮“建、管、用、育”作用。
圍繞“怎么做”提升。優(yōu)化“點單+派單+接單+評單”的“四單”工作方法,“雙軌”推進,確保“微心愿”實現率達100%。一以站內“線上+線下”點單為主,利用線上仁義萬山小程序,積極引導群眾“點單”,讓群眾需求“上得來”,志愿服務“下得去”;線下在新時代文明站設立“點單”臺賬,記好群眾需求,分類整理好活動,及時安排好活動,定時開展好活動。二以“線上+線下朋友圈”收集途徑為輔,志愿者通過QQ、微信、朋友動態(tài)等“線上朋友圈”,積極收集群眾需求。對獨居老人、留守兒童等重點人員因人而異開啟線下“點單”,以“村民小組”為單位,由片區(qū)內的志愿者幫忙負責,形成“線下朋友圈”。及時對“周、月、季”點單內容進行匯總,對于所缺少的志愿服務種類、服務群體,及時拓展服務項目內容及服務群體范圍。(魚塘鄉(xiāng) 代春艷)
責任編輯:陳虹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