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數”看石阡教育“騰飛”之變
去年以來,石阡縣投資教育資金1.67億元;新建學校10所,改擴建學校22所,新增學位5010個;中考均分連續(xù)6年排名全市第1位;2024年高考成績本科上線共1997人,上線率達72.28%,較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……
一項項舉措、一組組數字、一個個亮點,展現出了2023年以來石阡縣教育事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的累累碩果。
9月1日,中國工農紅軍貴州石阡困牛山紅軍學校建成投用并迎來第一批新生。寬敞明亮的教室、寬闊干凈的運動場、溫馨舒適的宿舍一一映入眼簾。每一間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,老師生動詳實的講解與各種多媒體設備的結合,讓課堂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。
談及困牛山紅軍學校的建設,困牛山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鞠華國說:“學校投用后,為教師樂教、學生樂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,這個民生工程可以說辦到了我們好多村民的心坎上,安逸。”
據悉,去年以來,石阡縣新建了第十二幼兒園、困牛山紅軍學校、第三初級中學等10所學校,改擴建學校22所,極大改善了辦學條件,推動了教育硬件設施的提質升級。
“硬件”上去了,“軟件”也得跟上。近年來,圍繞數量充足、結構合理、師德優(yōu)良、業(yè)務精湛等標準,石阡不斷深化教師隊伍建設。
“2024年,我縣通過招聘、人才引進等方式招錄教師141人,有效緩解學科教師不足的問題。同時,用好國培省培、東西部協(xié)作幫扶、一幫一等平臺,送出去跟崗學習,請進來示范教學,累計培訓各類教師1750人次。”縣教育局人事股股長劉松說。
弘揚教育家精神,落實教師榮譽表揚制度體系,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、支撐教育強國建設,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的重要舉措。近3年來,該縣評選認定縣級名校長10名,名班主任8名,名教師10名,市級骨干教師55名,省級骨干教師10名。
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,教育是培養(yǎng)具有全面素質和創(chuàng)新能力優(yōu)秀人才的肥沃土壤與堅強基石。
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,該縣創(chuàng)新開展“傳承紅色文化,賡續(xù)紅色血脈”紅色研學活動,2萬余名師生走進石阡烈士陵園、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,厚植愛國愛黨愛家鄉(xiāng)的情懷;第三高中形成“五星育人”紅色文化教育體系,創(chuàng)建省級特色示范性高中;在全縣100所學校實施體育大課間活動,成為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同時,開齊開足音、體、美和勞動教育課程,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的作用更加凸顯,尊重勞動、熱愛勞動的氛圍更加濃厚。
一項項改擴建工程先后實施,一座座教學樓拔地而起,一條條塑膠跑道伸向未來……努力延伸教育公平廣度、增強教育質量厚度、拓展教育惠民深度,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享受更加優(yōu)質的教育。近年來,石阡縣委、縣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(yōu)先發(fā)展理念,制定出臺《關于大力推進教育強縣建設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實施意見》及相關配套文件,打出了一系列夯基礎、促均衡、優(yōu)環(huán)境、強保障的“組合拳”,全縣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,駛入了高質量發(fā)展的“快車道”。
展望未來,石阡教育事業(yè)的時代脈搏,必將更加扎實穩(wěn)健。教育強縣的奮進步伐,必將更加堅定鏗鏘。
談及下一步教育工作,縣委教育工委副書記、縣教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柴進表示:將立足推進教育強縣建設目標,
持續(xù)深入實施“七大提升工程”,在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、義務教育優(yōu)質均衡、普通高中多樣化、職業(yè)教育擴容提質上下功夫,完善保障機制、守牢安全底線,以實干的作風、務實的舉措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。(石阡融媒體中心 楊曉文)
編輯:徐霜
二審:向麗華
值班編委:楊勝花
總值班:郝從建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