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河和平街道: 小枇杷托起大產業(yè)
在推進鄉(xiāng)村全面振興中,沿河自治縣和平街道大坪村通過科技創(chuàng)新推動特色水果產業(yè)提質增效,探索出一條“小水果大產業(yè)”的富民新路。近日,筆者走進當?shù)赜讶麍@,探訪科技賦能下的現(xiàn)代農業(yè)新圖景。
當前,和平街道大坪村的百畝果園里,金黃的枇杷掛滿枝頭。20余名工人正在為果實進行套袋作業(yè),有的在地面嫻熟操作,有的攀上樹梢精準作業(yè),現(xiàn)場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。
“我們現(xiàn)在主要進行枇杷的后期管護,通過套袋技術可以有效防止病蟲害,確保零農藥殘留。從目前長勢來看,今年產量預計比去年提升30%以上,五月黃金周就能上市。”友全果園負責人崔有權說。
據(jù)了解,該種植場占地100余畝,種植有枇杷、蜂糖李、空心李、櫻桃等水果,采取“農場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年銷售額在30萬元以上。同時,該種植場也帶動了附近村民前來務工,崔有權更是熱心地分享自己的種植技術與經驗,讓群眾也參與到水果種植中來。
“我已經在這里務工四五年了,現(xiàn)在主要是給枇杷套袋子。這里離家近,可以照顧到家庭,還包午飯,一天80元,收入也還可以,能增加家庭收入。”大坪村村民張琴芳說。
近年來,該種植場還通過引進精品水果,采用高位嫁接方式科學培育,確保水果種植更加科學,掛果率更高。2022年11月,該種植場被評定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;2024年5月,獲得貴州省首屆枇杷品鑒會三等獎;7月,獲得蜂糖李優(yōu)秀獎等榮譽。
“我們引導農戶到農場來,進行技術指導培訓,通過實際操作,讓他們在今后的管護中少走彎路,提升工作效率。”崔有權說。(作者:羅浩)
編輯:李翼
二審:楊映華
值班編委:蒲智
總值班:郝從健